在出国党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众多国外考试中,
能搞定GRE的都是“词汇帝”,
考过GMAT的都是“逻辑帝”,
雅思高分的都是“写作帝”,
而托福考好的都被称为“听力帝”了。
考听力的,这样给之前一直处于中国公立学校教育体制的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听力相对阅读来讲,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是没那么被重视的能力模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托福考试里面的变态听力到底有多坑爹,让小伙伴们叫苦不迭。
一:高科技机考,我不是斯诺登
托福考试算是在国内较普及的几个出国留学考试之一,更是技术手段上走在前面的一个。其他考试还在笔试纸质答题册阶段,ETS已经带领大家走进新时代。
虽说这样的行为即环保又爱地球、从运营角度也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对写了十几年纸质试卷的我们来说,着实是个挑战。
我们要熟悉每个版块复杂的按钮和潜在的“游戏规则”,否则完全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失分。经历过真实考场的同学也会知道,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总有那么几个“倒霉孩子”遇到机器故障临时换座位。
运气好、内心强大的影响不大;运气不好的换两个机器耽误时间长到一个section的时间被用掉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的。虽然音频可以从头听起,但总是有一些题目是听不到了。
顺利答题的筒子们,也会发现,答题总时长有限、采取倒计时方式,前面的题目犹豫久了,后面的题就来不及了;好不容易选好答案,按下“OK”键之后,再也没有利用短时记忆回味音频和改答案的机会了。残忍。
二:做过托福党,侃大山省草稿
采访过无数小伙伴托福听力到底哪里最难,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说是内容生僻。
“好好的一个文科生,考我天文学?Excuse me?”
“我学商科、学财务,生物群落关我什么事?”
云云……
确实。虽说近年来,托福考生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甚至在部分沿海城市和地区有望成为主流,但无论高中生还是本科生,都难免面对分科问题。中国大部分省市仍然采取文、理分科的教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就只有在高考这样的人生知识储备拥有着貌似惊人的各学科知识。
到了大学都是专精一个领域、学一个major下的一个concentration,即使是double major也很少是“天文+商科”或“教育+生物”这样的组合。
因此,面对托福这样相对较学术且专业性强的语言考试来说,一个常年经受文科政史地知识熏陶的宝宝突然听到negatively charged particles直接一脸的茫然,学金融统计营销的孩子们听到avant-garde art自然是灵魂出窍。
专业术语+学科词汇,累觉不爱。
三:音频轻轻走,什么都留不下
曾有一个很美的歌词、用来描写托福考试的音频着实贴切,“它就像一阵风,播完它就走,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
在考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有备而战的,结果到了考场才发现从没状态到进入状态,到一脸懵逼、不知所云、心神恍惚、睡眼朦胧只需要一个lecture的时间。
有的好同志还坚持战斗,有的战士坚持不住敌方来势汹汹,虽然心想再忍一下,但生理上直接放弃,选择启动休眠保护模式:“算了,我还是睡觉吧。”
除了那些生僻的词汇,充斥双耳的还有长句、定语后置、各式从句、复杂句,使得原本就不太好懂的学术问题因音频素材的语言复杂性更加深奥。
Conversation里面还会有不同口音的人出来说话;Lecture里面教授讲的好好的,学生偏偏要来提问题打断,然而,教授还不一定正面回答。
这一点在题目考察的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困难,即托福听力不只是考察跟音频内容相关的一些细节或主旨题,还会对语意和语言功能进行考察,也就是说像“重听题”这样的题目,考的根本不是文字本身的意思,而且the meaning between the lines,即“文字背后的意义”。
对于除语言相关专业的同学学过类似“语言学”或“社会语言学”之类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童鞋想正确、快速地听懂“画外音”,并不是那么容易。
四:听音无题,俨然盲人摸象
机考,加上各种生僻学科和导致语速也变得奇快,我们无数次想好好利用监考老师送的草稿纸,但是都发现笔记根本无从下手。考试界面上只有一张假装跟音频内容有关的配图,但实际然并卵。
在看不到题目的时候听着超快的语速,要么不知道记什么;要么就觉得句句都很重要不得不记,可惜发现,刚下笔写了两个单词的时间,就错过了下面两句话。
手速快的宝宝们可能记了很多信息,但是题目出现的时候发现,自己记的跟考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感觉响起背景音:考官的心思你别猜~别猜~别猜~~~
另外,还有难点则是,托福听力分完section,每个section都有conversation和lecture。也就是说,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conversation和lecture之间不停地切换。
Conversation是双人对话,通过一问一答把对话进行下去;而lecture是教授的独角戏,偶尔出现打岔的学生也只是一闪而过,根本不对内容本身提供过多的信息量。
因此,这样的语言模式频繁切换导致大脑不能集中处理同类信息,使得我们负荷很高。加之考题形式单一,都是勾选。虽然分开单选和多选,但双选的时候正确率更低,不定项选就更迷然了。
五:加试不加试,you never know~~~
托福考试非常具有ETS风格,加试不加试看系统心情。虽然大家都只是:几乎无人不加试听力,极少数中彩蛋的小伙伴才加试阅读。
但据实际考场回报信息,从2015年起,阅读加试频率逐渐上升(这样看好像对听力来说是利?),但听力加试不再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加试”,而且根本不明来路的新题,所以根本判断不出来哪个是加试、哪个是题目。
与此同时,ETS官方从来放出的说辞都是“加试用来调节分数”,说人话就是:我不能说加试不算分,但我也没说它算分;所以,你们就老老实实答题咯~
可是,对于已经熬过了个小时的阅读考试、又做了3个section的听力的考僧来说,再加试一个section的听力,简直对体能和脑力就是一万点的暴击啊!考试就考试,何必互相伤害呢,加试下去,何时是尽头哇……
有专业人士曾评价在考试布局上新托福考试在向语言的“实战“靠拢,用人话翻译一下套用在听力考试中也就是说作为考僧,考过了托福,你应该具备能“听懂真实场景中的对话”的能力。
然而在苦逼的熬过了考试申请这一关到了国外,到了坐进了大学课堂的时候你不禁要深深地感慨这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啊。
当你正埋头用惯用对付托福听力的“奋笔记书“套路在lecture上去消化教授讲的每一句话的时候,往往被他们突如其来的连番提问惊呆了,what这问题在刚才的”听力材料“里怎么没有啊?!
只顾着记笔记我哪知道答案是什么鬼...在被无数次“惊吓”后,终于明白真实的国外课堂上,托福听力练就的盲记本领俨然用不上,因为有教授的板书讲义可以看啊,哪还要花时间将所有内容记下来这种方式去理解呢!
正在备考的托友,你有没有躺枪?
想要避免以上情况,到济南新航道来提升你的托福备考技能吧!